功能可供性是心理学及知觉领域概念,指事物基于自身属性为个体提供的潜在行为可能性,强调人对环境属性的动态感知而非事物的静态性质。该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于1977年提出,认为可供性是独立存在的物体属性,但与个体能力紧密关联。
其内涵体现为环境与个体能力的相互作用。例如钥匙既可开锁也可划包裹,但个体对可供性的感知受目标、经验及环境需求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产生“功能固着”现象。布朗大学的威廉姆·沃伦通过爬楼梯实验证明,同一物体的功能可供性因个体能力差异而不同。
1998年唐纳德·诺曼将概念引入人机交互领域,强调情境中可被感知的可供性涉及物理与心理因素。后续跨学科发展中,传播学提出媒介可供性三维度模型(信息生产、社交、移动可供性),数字治理领域则通过整合服务平台创造村民参与的新行为可能性 [1-2]。
- 中文名
- 功能可供性
- 外文名
- affordance
- 类 型
- 知觉领域概念
基本信息
播报编辑
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设去)认为人达胶知觉到的内容乃棵备是事物提供的行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质,而事物提供的这种行为可能就被称为可供性。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功能可供性粗略地理解为事物的一种可能的意义,它描述的是环境属性和个体发生连接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于1977年最早提出功能可供性的概念估项迎兰旬拜。吉布森认为,可供性是独立循钻煮朽体乃于人的物体的属性,但与每个人的能力又密切相关。1998年,认知科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运用到人机交互领域,相较于吉布森,诺曼更强调一定情境下可以被知觉到的可供性(perceived affordance)的意义,它不但与个人的实际能力有洒垫雄关,还将受到心理的影响。
属性
播报编辑
事物的属性往往是很丰富的,其中就有功能可供性。例如钥匙,就具有两类基本的功能可供性:权力上的可供性和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权力上的可供性是指钥匙可以打开和锁上我们的房间,这个可供性来源于钥匙和锁的匹配。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指钥匙的形状、重量等物理属性带来的可供性,比如我们会将钥匙作为锯齿刀使用来划开包裹,会预先称好钥匙的重量以便判断电子称是否缺斤短两。而事物的何种属性会被我们知觉成可供性则与物理能力密切相关。这说明,事物的可供性,与人有着紧密的关系。布朗大学威廉姆·沃伦(William H. Warren)在1984年的研究中为解释这一点提供了一个经典例子:爬楼梯[1]。同样高度的楼梯,对于成年人来说,楼梯有着供其爬上去的功能可供性;然而,对于只会在地上爬的婴儿来说,这种功能可供性并不存在。相类似的,对于一个无法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中的婴儿来说,钥匙并不具备开锁的功能。而个体的目标、期望、计划、价值观等心理属性也会影响到我们对可供性的知觉。只有当我们需要拆包裹的时候,我们才会将钥匙作为锯齿刀来使用;同样的,假如市场中不存在缺斤短两,没有什么人会意识到可以用钥匙的重量来衡量电子秤。在一些更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仅仅知觉到事物的一个可供性,这个可供性往往是最常用的并且是被设计者预设的可供性,这时候就会发生我们心理学上所说的“功能固着”[2]。比如对一些没有开包裹的经验的人来讲,可能他们就难以想到可以将钥匙当小刀用而只能对着包裹干着急。
参考资料
播报编辑
[1]Warren, W. H. (1984). Perceiving affordances: Visual guidance of stair climb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0, 683–703.
[2] Ye, L., Cardwell, W., & Mark, L. S. (2009). Perceiving multiple affordances for objects. Ecological Psychology, 21 , 18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