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本字體製作始於2019年1月份。
因一切開始於是我掃描《文匯報》上面的《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後來又收集、掃描了各種歷史文獻資料,匯總挑選而形成了這樣一款字體。
故名「匯文明朝體」。
本字體的字形來源主躰為五六十年代官方各種漢字改革文件。簡體字部分基本復原漢字簡化後、字形改造前的書籍印刷體樣貌。繁體字、傳承字部分基本還原民國至共和國初期字形樣貌。
是比較原滋原味的舊鉛字印刷風格。
2、收錄範圍及規則
●全覆蓋大陸「GB2312」標準
●全覆蓋台灣「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全覆蓋日本 常用、人名用、表外漢字表中的新字体
基本滿足日常使用。
收錄規則大致如下
● 旧字形有单独编码,但是简体汉字标准和 繁体漢字标准日常都使用新字形的,都从旧(但采用不同来源讓字形有所區別)

● 简体汉字标准 和 繁体漢字标准使用不同编码的,保留新字形,各从其形

● 中日共有简化字 编码相同者 从中(所以日文顯示有時候很彆扭)

● 中国特有简化字 从旧(按最早公布之字形)

● 日本特有新字形 从旧从异

● 个别罕见异体字 按照个人喜好 从异

● 不追求部件寫法統一




本字體製作始於2019年1月份。
因一切開始於是我掃描《文匯報》上面的《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後來又收集、掃描了各種歷史文獻資料,匯總挑選而形成了這樣一款字體。
故名「匯文明朝體」。
本字體的字形來源主躰為五六十年代官方各種漢字改革文件。簡體字部分基本復原漢字簡化後、字形改造前的書籍印刷體樣貌。繁體字、傳承字部分基本還原民國至共和國初期字形樣貌。
是比較原滋原味的舊鉛字印刷風格。
2、收錄範圍及規則
●全覆蓋大陸「GB2312」標準
●全覆蓋台灣「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
●全覆蓋日本 常用、人名用、表外漢字表中的新字体
基本滿足日常使用。
收錄規則大致如下
● 旧字形有单独编码,但是简体汉字标准和 繁体漢字标准日常都使用新字形的,都从旧(但采用不同来源讓字形有所區別)

● 简体汉字标准 和 繁体漢字标准使用不同编码的,保留新字形,各从其形

● 中日共有简化字 编码相同者 从中(所以日文顯示有時候很彆扭)

● 中国特有简化字 从旧(按最早公布之字形)

● 日本特有新字形 从旧从异

● 个别罕见异体字 按照个人喜好 从异

● 不追求部件寫法統一



